女性梅毒自查可通过观察症状、检查皮肤黏膜变化、回顾高危行为史三步完成。梅毒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需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
1、观察症状:一期梅毒表现为无痛性硬下疳,多出现在外生殖器或口腔;二期梅毒可能出现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自查时需关注生殖器溃疡、手掌足底红斑等特征性表现,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3-6周出现。
2、检查皮肤黏膜:梅毒可导致黏膜斑、扁平湿疣等特异性皮损。自查应重点检查外阴、肛门周围及口腔黏膜,注意是否有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或灰白色糜烂面。二期梅毒疹常呈铜红色且不伴瘙痒。
3、回顾高危行为:明确近3个月内有无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侣或性工作者接触史。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输血或母婴垂直传播较为罕见。高危行为后4-6周是窗口期,此时血清学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
梅毒确诊需依赖实验室检查,包括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如RPR和特异性抗体检测如TPPA。自查发现可疑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进入潜伏期或三期梅毒。青霉素是首选治疗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
日常需保持单一性伴侣并使用避孕套,避免共用注射器。孕妇应常规进行梅毒筛查,预防先天性梅毒。确诊后需定期复查血清滴度,性伴侣应同步检测治疗。梅毒治愈后抗体可能长期阳性,需通过专业医学评估确认是否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