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运动时需注意运动强度、环境安全、身体反应、装备选择和疾病管理五个方面。
1、强度控制:老年人运动强度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以微微出汗、能正常对话为度。推荐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单次时长不超过40分钟。避免憋气用力的动作,如举重、引体向上。
2、环境安全:选择平整防滑的塑胶跑道或草地,避开湿滑石板路。晨练需等日出后,冬季避免零下低温外出。随身携带急救卡片,写明病史、用药和紧急联系人。
3、身体监测: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或关节疼痛需立即停止。糖尿病患者需防范低血糖,运动前检测血糖。骨关节炎患者避免爬楼梯、深蹲等负重动作。
4、装备选择:穿着透气排汗的运动服,选择足弓支撑好的跑鞋。使用髌骨带保护膝关节,骨质疏松者可配戴护腰。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5、慢病管理:高血压患者避免清晨剧烈运动,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后需测血压。肺气肿患者推荐呼吸操配合步行,运动时携带支气管扩张剂。
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拉伸,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建议结伴运动相互照应,定期进行骨密度和心肺功能评估。每周累计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可分3-5次完成。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运动后适量摄入香蕉、牛奶等富含钾钙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