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胎动异常等症状。治疗需兼顾母婴安全,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腹腔镜手术等方式干预。
1、腹痛特点:妊娠期阑尾解剖位置随子宫增大发生变化,疼痛多始于上腹或脐周,6-8小时后转移至右侧腹部或右腰背部。孕晚期疼痛可能位于右上腹,易与胆囊炎混淆。疼痛呈持续性加剧,咳嗽或体位变动时加重。
2、消化系统症状:约80%患者伴随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由于妊娠期胃肠蠕动减弱,可能出现腹胀、便秘等肠麻痹表现。需与妊娠剧吐鉴别,后者多发生于孕早期且无固定压痛。
3、全身反应:体温通常升高至37.5-38.5℃,若超过39℃提示可能发生穿孔。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胎心率增快,孕中晚期可能出现宫缩。白细胞计数升高,但妊娠期生理性白细胞增多需结合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
4、特殊体征:压痛点在孕早期位于麦氏点,孕中期升至髂嵴水平,孕晚期可达右肋缘下。反跳痛和肌紧张可能不明显。腰大肌试验阳性率随孕周增加而降低,结肠充气试验仍具诊断价值。
5、胎儿影响: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窘迫,表现为胎动减少或胎心率异常。炎症因子可能诱发宫缩,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超声检查可辅助鉴别卵巢囊肿扭转、肾盂肾炎等疾病。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应选择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阑尾的压迫,饮食采用低纤维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术后需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建议孕20周后手术采用头高脚低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术后48小时内进行胎心监护。康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ml以上促进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