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子宫肌瘤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明确诊断。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触诊子宫形态,初步判断肌瘤位置及大小。典型表现为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或触及质硬结节,需结合影像学进一步确认。
2、超声检查: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肌瘤数量、大小及血供情况。超声特征包括子宫肌层低回声团块,多普勒可见周边环状血流信号,准确率达90%以上。
3、磁共振成像:MRI对黏膜下肌瘤或巨大肌瘤的定位更精确,能区分肌瘤与腺肌症。T2加权像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信号肿块,适用于术前评估和疑难病例鉴别。
4、宫腔镜检查:针对疑似黏膜下肌瘤,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镜下可见粉红色球形赘生物突向宫腔,同时可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排除恶变。
5、病理活检: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查可见梭形平滑肌细胞呈束状排列。该检查为金标准,尤其适用于生长迅速或绝经后增大的肌瘤。
日常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豆制品摄入;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若出现经量增多、贫血或压迫症状应及时就诊,50岁以上患者需警惕肌瘤恶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