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通过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治疗。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缓解瘙痒症状,适用于轻度湿疹伴明显瘙痒者。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较少中枢抑制作用,可长期使用。这类药物需避免与酮康唑等肝药酶抑制剂联用。
2、外用糖皮质激素:
糠酸莫米松乳膏属于中效激素制剂,能快速减轻炎症反应。氢化可的松软膏适用于面部等薄嫩皮肤部位,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强效激素如卤米松乳膏仅用于肥厚性皮损,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3、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他克莫司软膏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改善免疫异常,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的面部或间擦部位湿疹。吡美莫司乳膏对儿童患者安全性较高,用药期间需严格防晒以避免光敏反应。
4、皮肤屏障修复:
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可修复角质层脂质结构,建议在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尿素软膏能增强皮肤水合作用,与激素药膏间隔30分钟使用效果更佳。每日需坚持涂抹保湿剂3-5次。
5、合并感染处理:
伴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大面积继发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等抗生素,同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念珠菌性湿疹需联用酮康唑乳膏治疗。
湿疹患者日常需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碱性洗剂。饮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游泳后需立即冲洗并加强保湿。急性发作期皮损渗液明显时,可采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