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存在于肝细胞中的一种转氨酶,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过程,其数值异常升高常反映肝细胞损伤。
1、肝脏功能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ALT,旧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分布在肝脏实质细胞中。当肝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时,ALT会释放入血导致检测值升高,临床常将其作为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核心指标,正常参考值通常为0-40U/L。
2、代谢作用机制:
该酶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这一过程对糖异生和氨基酸代谢至关重要。肝脏中ALT浓度是血清中的3000倍,故轻微肝损伤即可引起血清ALT显著上升。
3、检测临床意义:
体检发现ALT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轻度升高可能由脂肪肝、药物性肝损或病毒性肝炎早期引起,数值超过正常值10倍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坏死等严重肝病。
4、非病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妊娠期、高脂饮食可能导致ALT暂时性升高。某些营养补充剂如大剂量维生素A、蛋白粉过量摄入也会干扰检测结果,建议复查前保持正常作息3天。
5、伴随症状鉴别:
病理性ALT升高多伴随黄疸、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酒精性肝病常见AST/ALT比值>2,自身免疫性肝炎则多伴有γ-球蛋白升高,需通过病毒学筛查、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高糖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滥用保健品。长期ALT异常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乙肝携带者需定期监测HBV-DNA载量。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水等表现需立即肝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