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可通过当归、黄芪、党参等药物调理,通常由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慢性失血、脾胃虚弱、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
1、当归补血: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等症状。其有效成分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改善微循环。可搭配熟地黄或白芍增强疗效,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2、黄芪益气:
黄芪为补气要药,能提升机体免疫力,改善气虚乏力、自汗等症状。现代研究证实其含黄芪多糖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常与白术配伍治疗脾虚气陷,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使用。
3、党参调补:
党参性平味甘,兼具补气养血双重功效,适合气血两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心悸气短。其皂苷成分能调节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可配合茯苓缓解脾虚湿盛,外感发热时暂停服用。
4、脾胃虚弱:
气血不足可能与长期饮食失调、思虑过度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便溏、肢体倦怠等症状。建议服用归脾丸健运脾胃,配合八珍汤加减。日常可食用山药粥、红枣小米粥等健脾食物。
5、久病体虚:
慢性消耗性疾病可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常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等症状。十全大补丸可温补气血,严重贫血需配合复方阿胶浆。艾灸足三里、气海等穴位有助于恢复元气。
日常可多摄入猪肝、菠菜、黑芝麻等含铁食物,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避免熬夜耗伤气血。用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症状持续两周无改善或出现心悸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血红蛋白及铁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