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甲抓伤可通过清水冲洗、消毒处理、外用药物、预防感染、观察症状等方式处理。指甲抓伤可能由皮肤破损、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伤口污染、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清水冲洗: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去除表面污物和部分病原微生物。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清洁剂,水温以常温为宜。冲洗后轻轻拍干周围皮肤,保持伤口区域干燥。
2、消毒处理:
使用碘伏或75%酒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面积需大于创面3厘米。深度划伤可先用双氧水冲洗,但不宜反复使用以免损伤组织。消毒后无需包扎浅表伤口,暴露更利于愈合。
3、外用药物:
浅表擦伤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伴有渗液时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每日换药1-2次。避免使用创可贴封闭伤口,透气环境能降低厌氧菌感染风险。
4、预防感染:
伤口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化脓等症状。48小时内出现跳痛或发热需口服头孢氨苄,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分散片。
5、观察症状:
伤口可能与破伤风杆菌污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肌肉痉挛、牙关紧闭等症状。未完成破伤风疫苗接种或深部污染伤口,需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日常可增加维生素C和锌元素摄入促进愈合,如猕猴桃、牡蛎等食物。避免游泳、泡澡等浸水活动,剧烈运动可能牵拉伤口。伤口结痂后涂抹芦荟胶或维生素E乳预防疤痕,如7天未愈或出现化脓需外科清创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