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囊肿与宫颈息肉可通过临床表现、形态特征、发病机制、检查手段及治疗方式区分。宫颈囊肿多由纳氏腺堵塞导致,表现为宫颈表面光滑囊泡;宫颈息肉常与慢性炎症相关,呈带蒂赘生物突出于宫颈口。
1、外观差异:
宫颈囊肿通常为直径2-10mm的灰白色半透明囊泡,单发或多发,表面覆盖正常宫颈上皮。宫颈息肉呈红色或紫红色指状突起,质地柔软,基底带蒂,直径多大于5mm,易接触性出血。
2、形成原因:
宫颈囊肿多因纳氏腺导管阻塞致黏液潴留,与激素变化或轻微损伤有关。宫颈息肉常继发于慢性宫颈炎、分娩损伤或雌激素刺激,病理检查可见纤维血管组织及炎性细胞浸润。
3、伴随症状:
宫颈囊肿多数无症状,偶见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息肉可能引起性交出血、月经间期点滴出血或白带带血丝,较大息肉可导致阴道异物感或坠胀不适。
4、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结合阴道镜可初步鉴别,囊肿透光试验阳性,息肉可见明显血管分布。超声检查能显示囊肿的无回声区与息肉的实性结构,最终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5、处理原则:
无症状囊肿无需治疗,较大囊肿可行电灼或激光消融。息肉建议手术切除,常用宫颈息肉摘除术或LEEP刀切除术,术后需送病理检查排除恶变。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频繁阴道冲洗。适度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黏膜修复能力,推荐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改善盆腔循环。每年妇科检查应包括宫颈TCT和HPV筛查,发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性状改变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