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可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治疗,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风险,氯吡格雷阻断ADP受体增强抗栓效果,替格瑞洛作为P2Y12受体拮抗剂起效更快。这类药物需长期服用以预防再梗,用药期间需监测出血倾向。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可抑制凝血酶原激活,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直接阻断Xa因子。适用于急性期血栓控制,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避免与其他抗栓药物联用增加出血风险。
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比索洛尔改善心脏重构,卡维地洛兼具抗氧化作用。这类药物能减轻心脏负荷,使用时需监测心率血压,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或低血压患者。
阿托伐他汀可稳定动脉斑块,瑞舒伐他汀强效降脂,辛伐他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需长期服用使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注意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水平。
雷米普利改善心肌重塑,培哚普利降低心室扩张风险,依那普利减轻心脏后负荷。用药初期需监测肾功能,常见副作用包括干咳、血管性水肿等。
心肌梗塞患者需长期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g以内,增加深海鱼、燕麦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康复期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强度以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为宜。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睡眠时保持半卧位减轻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