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缺乏症可能由垂体发育异常、颅脑损伤、遗传因素、肿瘤压迫、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生长迟缓、骨龄延迟、面部特征幼稚、肌肉量减少、代谢异常等症状。
生长激素缺乏最显著的症状是身高增长缓慢,儿童期年生长速度低于4厘米,身高长期低于同龄人第三百分位。骨骼发育延迟导致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年以上,可通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确诊。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和蛋白质摄入,医疗干预需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
手腕X光片显示骨骺闭合时间较晚,骨骼成熟度比实际年龄低。这种延迟与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的刺激不足有关,伴随四肢相对较短的特征。建议增加跳跃类运动刺激骨骼,治疗需持续监测骨龄变化,配合维生素D和钙质补充。
患者常保留婴儿期面部特征,表现为前额突出、鼻梁塌陷、下颌发育不良。这与生长激素影响颅面骨重塑有关,可能伴有牙齿排列拥挤。口腔正畸治疗可改善咬合功能,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需持续至青春期结束。
肌纤维数量和横截面积低于正常水平,运动耐力下降易疲劳。生长激素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调节蛋白质合成,缺乏时肌细胞增殖受限。需进行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医疗方案包括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和支链氨基酸补充。
患者常见血脂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基础代谢率下降等异常。生长激素缺乏导致脂肪分解障碍,内脏脂肪易堆积。饮食需控制精制碳水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严重者需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改善代谢。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需建立个性化干预方案,每日保证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类、鸡蛋、乳清蛋白。定期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代谢指标,青春期前开始治疗可获得最佳效果。出现严重头痛、视力变化需排查垂体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