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肿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性质、分期及并发症情况,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恶性肿瘤需结合病理类型和转移范围评估。
十二指肠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类。良性肿瘤如腺瘤、平滑肌瘤通常生长缓慢,通过内镜切除后复发率低。恶性肿瘤包括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腺癌五年生存率约30%,早期发现可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
根据TNM分期系统,Ⅰ期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时五年生存率达80%以上,Ⅲ期伴有淋巴结转移时降至20%。肿瘤侵犯胰头或门静脉属于Ⅳ期,需联合放化疗。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隐痛或消化不良,进展期可出现梗阻性黄疸、呕血。恶性肿瘤可能与长期克罗恩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体重骤降、陶土样大便。
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并活检,增强CT能评估周围浸润情况。超声内镜对判断肿瘤层次更精准,MRCP适用于胆管受压患者的无创检查。
直径<2cm的良性肿瘤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恶性病例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方案。Whipple手术适用于胰头受累者,靶向药物如舒尼替尼可用于神经内分泌瘤治疗。
日常需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消化道负担。术后恢复期建议分6-8次少量进食,选择鱼肉、蒸蛋等易消化食材。适度散步促进肠蠕动,但应避免卷腹类运动防止腹压增高。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术后前两年每3个月需进行影像学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