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可通过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方式治疗。前列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液反流、盆底肌肉痉挛、免疫异常、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前列腺炎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头孢曲松。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2-4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前列腺液培养以评估疗效。
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药物可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改善排尿困难症状。这类药物能显著缓解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尤其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用药期间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锯棕榈提取物、普适泰等植物药具有抗炎和调节激素作用,能减轻前列腺充血水肿。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服用以改善下尿路症状。临床研究显示植物制剂可降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
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这类药物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盆腔疼痛综合征效果显著。胃肠道不适者建议选择选择性COX-2抑制剂。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调节剂适用于顽固性盆腔神经痛患者。对于合并抑郁焦虑的慢性疼痛,可联合使用度洛西汀等抗抑郁药物。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等弱阿片类药物。
前列腺炎患者日常应避免久坐和骑车,每日温水坐浴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饮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增加西红柿、南瓜子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摄入。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改善盆底肌肉功能,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复查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