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术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膀胱灌注、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中医调理等方式降低复发风险。该疾病复发可能与手术不彻底、慢性炎症刺激、尿路感染、膀胱功能异常、免疫因素等有关。
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减少感染风险,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尿路感染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因素,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尿培养检查。
采用透明质酸钠或肝素钠溶液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每周1-2次,持续6-8周。灌注治疗可修复膀胱黏膜屏障,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复发概率达40%-60%。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限制咖啡因摄入。建议进行盆底肌训练,每天3组凯格尔运动,每组15次,可改善膀胱功能。
术后3个月内每月进行膀胱镜检查,之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膀胱黏膜活检。
采用清热利湿类中药如八正散、萆薢分清饮进行调理,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中医认为该病与下焦湿热有关,调理周期建议持续3-6个月。
术后康复期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食用冬瓜、薏苡仁等利尿食材。建议选择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避免骑行等压迫膀胱的运动。建立排尿日记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尿量及不适症状,睡眠时保持下肢抬高15度可减轻膀胱压力。严格戒烟限酒,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穿着棉质透气内裤。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