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低血糖可能由妊娠期激素变化、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妊娠糖尿病前期、胰岛素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进餐、减少高强度运动、血糖监测、医疗干预等方式治疗。
妊娠期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波动。部分孕妇胰岛β细胞代偿功能不足时,易在空腹或餐后3-4小时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建议采取少量多餐方式,每2-3小时补充一次碳水化合物。
孕期呕吐或食欲不振导致进食量不足,或主食摄入过少、两餐间隔过长,均可能引发血糖下降。典型表现为头晕、冷汗、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可随身携带饼干、糖果等快速升糖食物,优先选择全麦面包、燕麦片等低GI碳水。
孕期运动消耗过多葡萄糖而未及时补充,尤其空腹状态下进行长时间散步、孕妇瑜伽等活动时易诱发低血糖。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避免单次运动超过30分钟,运动时随身携带含糖饮料。
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加重、β细胞功能缺陷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餐前血糖偏低而餐后异常升高。这类孕妇需通过血糖仪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药物控制。
罕见病因中需排查胰腺β细胞瘤,肿瘤自主分泌过量胰岛素导致严重低血糖,常伴随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确诊需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联合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包括肿瘤切除术、二氮嗪等药物抑制胰岛素分泌。
孕妇日常需保证每日摄入150g以上复合碳水化合物,分5-6餐摄入,适当增加瘦肉、鸡蛋等蛋白质食物延缓糖分吸收。避免长时间空腹及突然体位改变,运动选择散步、游泳等低强度项目。若每周发作超过3次或出现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妊娠期血糖管理需兼顾母胎安全,建议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胎儿超声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