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受孕技术理论上可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选性别,但我国法律明确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选择。
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实施人工受孕时不得进行非医学指征的性别筛选。仅当子代性染色体异常可能引发严重遗传病时,才被允许进行性别相关基因检测。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D/PGS能在胚胎植入前分析染色体,理论上可识别X/Y染色体。该技术原本用于筛查唐氏综合征等遗传疾病,需从胚胎滋养层提取3-5个细胞进行基因检测。
非医学目的的性别选择可能导致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人为干预可使新生儿性别比偏离103-107:100的正常范围。我国将生育公平视为基本伦理原则。
伴性遗传疾病如血友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等可通过性别选择规避风险。需提供家族遗传病史证明,经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整个过程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管。
国内正规生殖中心仅对存在严重遗传病风险的夫妇开放性别筛选申请。2023年国家卫健委通报显示,全年合法进行的医学指征性别筛选案例不足200例,违规机构将面临吊销执照处罚。
备孕夫妇应保持膳食均衡,重点补充叶酸、维生素E及锌元素,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周期中定期监测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状态,移植后保持适度卧床休息。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表现为腹胀、尿量减少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