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态显像是核医学检查技术,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后连续拍摄肾脏影像,评估肾脏血流灌注、滤过功能及尿路排泄情况。该检查可直观显示分肾功能、尿路梗阻部位及肾小球滤过率等参数。
1、原理:基于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如99mTc-DTPA的代谢特性。示踪剂经静脉注射后随血流到达肾脏,被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分泌,通过γ相机连续采集图像,生成时间-放射性曲线,量化分析肾脏功能。
2、适应症:适用于单侧肾功能评估、尿路梗阻定位、肾血管性高血压筛查、移植肾监测及肾积水病因诊断。对于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替代增强CT检查。
3、检查流程:检查前需饮水500ml充盈膀胱,仰卧位接受静脉注射示踪剂,γ相机持续采集20-30分钟动态图像。过程中需保持体位稳定,检查后多饮水促进示踪剂排泄。
4、结果解读:正常表现为双肾同时显影,放射性分布均匀。异常结果包括肾动脉狭窄导致的灌注减低、尿路梗阻出现的放射性滞留、肾功能减退显示的皮质摄取下降等特征性改变。
5、优势特点:无创性检查可重复操作,辐射剂量仅为腹部CT的1/10。能同时获得解剖与功能信息,对儿童和孕妇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24小时。
检查前3天需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密切接触孕妇及婴幼儿,推荐每日饮水2000ml加速放射性物质排出。肾功能异常患者可配合血肌酐检测提高诊断准确性,移植肾患者需特别关注排斥反应相关的灌注缺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