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辅助药物、局部护理、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道损伤、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性尿道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淋球菌性尿道炎推荐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可选用多西环素。用药需完成全程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2、辅助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排尿疼痛和尿道灼热感。碱化尿液药物如碳酸氢钠片能降低尿液酸度,减轻刺激症状。中成药如三金片具有清热利湿作用,可辅助改善尿频尿急。
3、局部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穿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更换,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急性期可进行温水坐浴,每次15分钟缓解不适。
4、生活方式调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通过增加尿量冲刷尿道。避免摄入酒精、辛辣食物及咖啡因。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5、预防复发: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愈后使用安全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绝经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定期复查尿常规,出现血尿、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
尿道炎患者宜多食用冬瓜、黄瓜等利尿食物,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或久坐,养成定时排尿习惯。治疗期间出现皮疹、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调整用药方案。反复发作需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排除支原体、衣原体等特殊病原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