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应就诊于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况。消化内科擅长药物干预和保守治疗,肝胆外科侧重手术及终末期管理。
1、消化内科:早期肝硬化以药物控制为主,消化内科可开具抗纤维化药物如秋水仙碱、水飞蓟素,配合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该科室同时管理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通过胃镜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2、肝胆外科:出现顽固性腹水、脾功能亢进等终末期表现时需外科干预。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降低门脉压力,肝移植是终末期唯一根治手段。术前需评估Child-Pugh分级。
3、感染科会诊: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需联合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等药物需在感染科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毒反弹。
4、营养科介入: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营养师会制定高蛋白低钠饮食方案。每日蛋白质摄入需达1.2-1.5g/kg体重,分5-6餐补充支链氨基酸制剂。
5、放射科配合:定期进行肝脏弹性成像检测纤维化程度,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病因。对于小肝癌的早期筛查,每3个月需做增强CT或MRI检查。
肝硬化患者需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除规范治疗外应严格戒酒,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2g以内。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急症时需立即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