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可通过马应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治疗。外痔通常由久坐久站、低纤维饮食、妊娠腹压增高、静脉曲张、肛周感染等因素引起。
1、局部用药:马应龙痔疮膏含麝香、冰片等成分,能消肿止痛;复方角菜酸酯栓可修复黏膜,每日纳肛1-2次。避免使用含激素类软膏。
2、口服药物: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张力,七叶皂苷钠片减轻水肿,配合乳果糖口服液软化粪便。服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3、物理缓解:每日温水坐浴2次,每次15分钟,水温40℃左右。排便后使用智能马桶冲洗,或外用痔疮冷敷贴镇痛。
4、病因干预: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每日摄入25g膳食纤维如燕麦、火龙果,妊娠期采用左侧卧位减轻盆腔压力。
5、感染处理:合并肛周红肿时,需联用红霉素软膏;出现血栓性外痔可短期服用布洛芬,若48小时无缓解需门诊切开引流。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绿叶蔬菜摄入,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如厕时久蹲。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具体方法为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重复10次/组,每日3组。症状持续加重或出血需及时肛肠科就诊,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