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可能由金属过敏、化妆品刺激、植物接触、药物反应、职业暴露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接触、局部用药、口服药物、光疗、皮肤屏障修复等方式治疗。
1、金属过敏:镍、铬、钴等金属元素通过汗液溶解后与皮肤蛋白结合诱发Ⅳ型超敏反应,表现为佩戴饰品处红斑、丘疹。治疗需立即移除过敏源,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
2、化妆品刺激:防腐剂如苯氧乙醇、香精如肉桂醛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导致面部灼热感、脱屑。建议改用无添加配方产品,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冷喷生理盐水缓解症状。
3、植物接触:漆酚毒葛、补骨脂素芹菜等植物毒素引发迟发型变态反应,常见于四肢线状分布的水疱。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合并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4、药物反应:局部应用新霉素、磺胺类药膏产生记忆T细胞介导的过敏,表现为用药部位边界清晰的湿疹样皮损。需停用致敏药物,短期使用0.1%他克莫司软膏替代治疗。
5、职业暴露:环氧树脂电子业、甲醛医疗业等工业原料造成累积性刺激,手部出现干燥皲裂。建议工作时佩戴双层手套,下班后涂抹含尿素10%的护手霜。
接触性皮炎患者日常应避免热水烫洗,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记录可疑致敏物清单。饮食注意控制高组胺食物如海鲜、发酵食品摄入,补充维生素C增强皮肤抵抗力。急性期可尝试燕麦浴缓解瘙痒,慢性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