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腔穿孔可能由龋齿深度侵蚀、不当牙科操作、牙齿外伤、牙体解剖异常、牙髓治疗并发症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冷热刺激敏感、咀嚼不适、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
1、自发性疼痛:牙髓腔穿孔后神经末梢暴露,常出现无诱因的阵发性锐痛,夜间平卧时加重。避免用患侧咀嚼,可临时口服布洛芬缓解疼痛,需尽快进行牙髓治疗封闭穿孔点。
2、冷热刺激敏感:温度传导至暴露牙髓引发短暂尖锐痛感。减少冰饮或热食摄入,使用脱敏牙膏辅助缓解,根本解决需通过盖髓术或活髓切断术保护牙髓。
3、咀嚼不适:穿孔导致咬合压力直接作用于牙髓组织。选择软质食物减少机械刺激,采用树脂暂时充填穿孔部位,最终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
4、牙龈肿胀:细菌通过穿孔处侵入引发根尖周炎症。表现为患牙周围牙龈充血压痛,可配合头孢克肟、甲硝唑控制感染,急性期过后需手术修补穿孔。
5、牙齿松动:长期未治疗的穿孔导致牙周膜破坏。需立即固定患牙避免脱落,通过显微根尖手术清除病变组织,必要时采用MTA材料进行穿孔屏障修复。
日常护理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及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过硬食物。急性期可冰敷面部缓解肿胀,疼痛持续48小时以上或伴随发热需急诊处理。长期未愈的穿孔可能导致牙根吸收或颌骨感染,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建议全冠修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