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药物性白内障可能由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物、缩瞳剂、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停药观察、更换替代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糖皮质激素:长期全身或局部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可能干扰晶状体代谢,导致后囊下混浊。患者可能出现视力缓慢下降、眩光敏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必要时改用非甾体抗炎药。

泼尼松

泼尼松 生产厂家: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立即购买

2、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硫利达嗪等吩噻嗪类药物长期使用可沉积于晶状体前囊,形成星状混浊。伴随症状包括辨色力下降、夜间视力障碍。需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考虑换用利培酮等新型药物。

3、缩瞳剂:毛果芸香碱等胆碱能药物长期滴眼可能引发前囊下空泡样混浊。典型表现为近视度数波动、阅读困难。可尝试改用前列腺素衍生物类降眼压药物。

4、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烷化剂可能通过氧化损伤诱发皮质性混浊。患者常见对比敏感度降低、单眼复视。需监测晶状体透明度,必要时采用角膜接触镜矫正。

5、抗代谢药物:别嘌呤醇、胺碘酮等药物代谢产物可沉积于晶状体核部,导致棕黄色核性白内障。伴随光晕现象、视物变形。建议联合补充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延缓进展。

日常需避免紫外线直射,增加深色蔬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需立即眼科就诊,根据混浊程度选择超声乳化术或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揉眼、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底情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一输维生素c湿疹就不见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