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可通过控制血压、调整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方式预防。肾动脉狭窄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引起。
长期高血压是肾动脉狭窄的重要诱因,血压持续升高会导致肾动脉内膜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日常监测血压并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减少高盐食品摄入如腌制品、加工肉类,优先选择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地中海饮食模式可降低动脉硬化风险,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果如菠菜、蓝莓,每周食用3次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烹饪使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范围。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办公室人群可做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烟草中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每日吸烟量每增加10支,肾动脉狭窄风险上升15%。饮酒量控制在男性每日25克酒精、女性15克以内,相当于红酒不超过150毫升。
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每半年检查肾动脉超声。血脂异常者需监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必要时服用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物。
预防肾动脉狭窄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每日保证2000毫升水分摄入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选择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改善血管弹性。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血肌酐异常升高时,需及时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