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传统医学认为,红芪药性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功效作用
红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
补气升阳:
红芪味甘微温,入脾经,具有补益脾气、升举中阳、补气生血、摄血、温中、除热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中焦虚寒证、气虚发热证等多种虚证,尤其适用于脾虚中气下陷导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便血崩漏。
固表止汗:
红芪甘温补气,具有补肺健脾、固表敛汗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脾肺气虚引起的自汗、盗汗(夜间异常出汗)、黄汗(汗液发黄而粘,多与脾胃湿热、汗发不畅等有关)等。
利水消肿:
红芪既能够补气,又能够利水消肿,可以用于治疗气虚无力无法推动水液正常运行而导致的水肿、尿少。
生津养血:
红芪甘微温,能够益气升阳、补气生血,常用于治疗血虚发热证,具体可表现为低热、身体疲倦、脸色发红等,以及思虑过度、心脾两伤引起的气血双亏、面色萎黄、心悸失眠。
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红芪能温养脾胃而生肌,补益气血而托毒,因此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疮疡脓成不溃。
行滞:
红芪具有补气行滞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气虚血滞引起的风湿痹痛、麻木拘挛、中风、半身不遂。
现代应用
现代研究认为,红芪具有免疫调节、保肝、抗氧化、预防骨质疏松、降血压等作用。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红芪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者;表虚自汗者;气虚水肿者;内热消渴、血虚萎黄者;半身不遂、痹痛麻木者;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者。
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者:
红芪味甘微温,入脾经,具有补益脾气、升举中阳、补气生血、摄血、温中、除热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中焦虚寒证、气虚发热证等多种虚证,尤其适用于脾虚中气下陷导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以及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者:
红芪甘温补气,具有补肺健脾、固表敛汗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脾肺气虚引起的自汗、盗汗(夜间异常出汗)、黄汗(汗液发黄而粘,多于脾胃湿热、汗发不畅等有关)等。
气虚水肿者:
红芪既能够补气,又能够利水消肿,可以用于治疗气虚无力无法推动水液正常运行而导致的水肿、尿少。
内热消渴、血虚萎黄者:
红芪甘微温,能够益气升阳、补气生血,常用于治疗血虚发热证,具体可表现为低热、身体疲倦、脸色发红等,以及思虑过度、心脾两伤引起的气血双亏、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对消渴证(即西医上的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半身不遂、痹痛麻木者:
红芪具有补气行滞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气虚血滞引起的风湿痹痛、麻木拘挛、中风、半身不遂。
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者:
红芪能够温养脾胃而生肌,补益气血而托毒,因此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疮疡脓成不溃或者久溃不敛。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表实邪盛、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不宜用。
原因:
红芪药性甘温,有补益作用,容易生热、收敛邪气,表实邪盛、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9-3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红芪与黄芪均为补气类的药物,并且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二者的性味归经和功效等相同,虽然红芪在多数本草书籍的记载中也作黄芪入药,但是这两种药物的基源植物不同,成分和药理作用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红芪与黄芪二者差异性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