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血可通过当归、白芍、熟地黄、枸杞子、阿胶等中药调理。肝血不足多与熬夜、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情绪压力、肝炎等因素相关。
1、当归:当归性温味甘,归肝经,具有补血活血功效,能改善面色萎黄、月经量少等肝血虚症状。可配伍黄芪增强补气生血作用,或与川芎同用促进血液循环。日常可用当归炖鸡汤或泡茶饮用。
2、白芍:白芍味酸苦微寒,能养血柔肝,缓解胁肋隐痛、头晕目眩等症。常与甘草配伍组成芍药甘草汤,对肝阴不足引起的肌肉痉挛有效。建议取5-10克煎水代茶,或加入粥中食用。
3、熟地黄:作为"补血圣药",熟地黄滋肾填精以养肝血,适用于耳鸣健忘、爪甲干枯等精血亏虚证。六味地黄丸中即以熟地黄为主药。可搭配山药、山茱萸炖汤,每周食用2-3次。
4、枸杞子:枸杞平补肝肾,含甜菜碱和枸杞多糖能促进肝细胞修复。适合长期用眼过度导致的视物昏花,可搭配菊花泡饮,或与黑芝麻打粉冲服,每日15-20克为宜。
5、阿胶:驴皮熬制的阿胶补血止血,对女性崩漏后肝血不足尤为适宜。传统用法需黄酒烊化后服用,现代可选用阿胶糕等即食品。阴虚火旺者需配伍黄柏等清热药。
肝血不足者日常可多食猪肝、菠菜、红枣等含铁食物,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促进气血运行。避免过度熬夜及情绪波动,慢性肝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转氨酶。若出现持续乏力、牙龈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肝硬化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