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通过抑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抗生素、中药制剂等方式治疗。该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等症状。
1、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胃黏膜炎症。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这类药物适用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黏膜损伤,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疗程。
2、胃黏膜保护剂:通过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常用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药物。这类制剂能中和胃酸并吸附胆汁酸,特别适合伴有胆汁反流的患者,建议餐后嚼服效果更佳。
3、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改善胃排空功能。适用于胃动力障碍引起的腹胀症状,能有效减少胆汁反流持续时间,需注意与抑酸药物间隔两小时服用。
4、抗生素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需采用四联疗法,包含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前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确诊,完成疗程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5、中药调理:摩罗丹、胃复春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能改善胃黏膜微循环,建议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
日常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鱼肉、蒸蛋等低脂食物,避免腌制食品和酒精刺激。规律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每周保持5次30分钟有氧活动。定期胃镜复查可监测黏膜病变进展,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时需缩短随访间隔至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