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镇痛药物、胰酶抑制剂、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酒精刺激、高脂血症、药物因素、感染等原因引起。
1、胆道疾病:胆结石或胆道感染可能导致胰管梗阻,胰液反流引发炎症。治疗需解除梗阻,采用熊去氧胆酸、头孢曲松等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2、酒精刺激:长期酗酒会直接损伤胰腺细胞,激活胰酶原导致自消化。戒酒是核心措施,配合静脉营养支持,使用奥美拉唑保护胃肠黏膜。
3、高脂血症:血液中甘油三酯超过11.3mmol/L时易诱发急性胰腺炎。需严格低脂饮食,口服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必要时行血浆置换。
4、药物因素:硫唑嘌呤、雌激素等药物可能引发药物性胰腺炎。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补充足量液体维持电解质平衡,疼痛剧烈时可使用哌替啶镇痛。
5、感染因素:柯萨奇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可能累及胰腺。针对病原体选择更昔洛韦、阿奇霉素等抗感染治疗,合并脓肿形成需行经皮穿刺引流术。
胰腺炎患者恢复期应遵循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g以下,优先选择清蒸鱼、鸡胸肉等易消化食材。症状缓解后逐步增加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受压的仰卧起坐等动作。定期监测血糖和胰腺外分泌功能,每3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或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