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炎与输卵管堵塞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炎症反复发作可导致管腔粘连、纤毛功能受损、瘢痕形成、分泌物淤积、病原体持续感染等病理改变。
1、炎症损伤:急性输卵管炎未及时治疗时,中性粒细胞浸润会破坏黏膜层,炎性渗出物使管壁增厚。需通过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常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头孢曲松。
2、粘连形成: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纤维蛋白沉积,输卵管伞端与卵巢或盆腔组织发生粘连。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可恢复解剖结构,严重者需行输卵管造口术。
3、纤毛功能障碍:衣原体感染会选择性破坏输卵管上皮纤毛,影响卵子运输能力。可能与支原体、淋球菌感染有关,常表现为不孕、慢性盆腔痛。
4、管腔狭窄:长期炎症使输卵管壁纤维化,黏膜皱襞融合形成微小瘢痕。宫腔镜插管通液可评估通畅度,配合地塞米松灌注减轻局部水肿。
5、脓液堵塞:输卵管积脓时坏死组织堵塞管腔,超声显示腊肠样扩张。需穿刺引流后行输卵管切除术,保留生育功能者可尝试介入再通。
日常需避免经期性生活减少感染风险,每周3次凯格尔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慢性期采用短波理疗促进炎症吸收,定期妇科检查监测输卵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