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裂修复术留置鼓室置管需注意术后感染预防、置管位置维护、听力监测、分泌物管理及定期复查。该操作通常与中耳功能异常、术后渗出液积聚等因素有关,可能伴随耳闷胀感、听力下降等症状。
1、感染防控: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氯霉素预防感染。避免污水进入耳道,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出现耳部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2、置管维护:避免剧烈摇头或外力碰撞置管部位。儿童患者需佩戴防护头套睡眠,防止无意识抓挠。置管脱落可能导致中耳积液复发。
3、听力监测:术后1周需进行纯音测听评估传导性听力改善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耳鸣,通常2-3周自行缓解。持续听力异常需考虑咽鼓管功能障碍。
4、分泌物处理:每日用无菌棉签清理外耳道分泌物,禁用尖锐物品掏耳。淡黄色液体渗出属正常现象,若出现脓性分泌物伴异味提示感染。
5、复诊安排:术后1个月需耳鼻喉科复查置管位置,通过耳内镜观察通气管通畅度。多数患者6-12个月可取出置管,复杂病例需延长留置时间。
术后饮食宜选择温凉软食如鸡蛋羹、土豆泥,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咽部。保持鼻腔通畅可练习鼓气训练,每日3次捏鼻鼓气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出现持续耳痛、发热超过38.5℃或听力骤降需立即返院检查,防止急性中耳炎或鼓室粘连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