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脓包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物理治疗、调整饮食、避免挤压等方式消除。脓包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囊堵塞、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每日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清洗患处,水温控制在32-35℃。避免使用含酒精或皂基的清洁剂,清洁后轻拍干水分,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定植。油性皮肤者可早晚各清洁一次,干性皮肤建议夜间清洁即可。
2、外用药物:脓包未破溃时可涂抹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已破溃的创面需先使用碘伏消毒,再薄涂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炎症明显者可短期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每日点涂两次。
3、物理治疗:直径超过5mm的顽固性脓包可进行红蓝光照射,蓝光波长415nm能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红光633nm促进组织修复。超声波导入治疗能增强药物渗透,每周2次,连续3周可见明显改善。
4、调整饮食:减少高GI食物如白面包、蛋糕的摄入,每日糖分控制在25g以下。增加富含锌的牡蛎、南瓜子,维生素A丰富的胡萝卜、菠菜。乳制品摄入量建议每日不超过200ml,选择无糖酸奶替代全脂牛奶。
5、避免挤压:挤压会导致感染扩散形成痘坑,可用3M人工皮覆盖脓包。疼痛明显时可冰敷5分钟,每天不超过3次。恢复期使用含积雪草苷的修复霜,配合医用硅酮敷料预防疤痕增生。
脓包消退期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代谢,选择游泳、瑜伽等低摩擦项目。睡眠时间保证7小时以上,枕巾每两天更换消毒。外出时使用SPF30+的物理防晒霜,避免紫外线加重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