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手发麻可能由颈椎退行性变、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脑卒中先兆、维生素B12缺乏等原因引起。
1、颈椎退行性变:长期颈椎劳损导致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形成,压迫神经根引发单侧或双侧手部麻木。可通过颈椎牵引、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治疗缓解症状,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避免颈部过度屈曲。
2、腕管综合征:腕横韧带增厚压迫正中神经,表现为拇指至无名指桡侧麻木。夜间症状加重是典型特征,建议佩戴腕部支具制动,进行握力球训练改善腕管压力,严重者需行腕横韧带松解术。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损伤末梢神经,出现对称性手套样麻木感。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口服甲钴胺、硫辛酸等神经营养药物,每日检查手足预防无痛性溃疡。
4、脑卒中先兆:突发单侧肢体麻木伴肌力下降,可能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需立即排查血压、血脂及颈动脉斑块情况,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脑梗风险。
5、维生素B12缺乏:胃黏膜萎缩或长期素食导致钴胺素吸收障碍,引发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血清维生素B12检测可确诊,肌注羟钴胺比口服制剂吸收更佳,日常应增加动物肝脏、蛋奶摄入。
日常建议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摄入,练习八段锦改善末梢循环,寒冷季节注意肢体保暖。若麻木持续超过24小时或进行性加重,需神经内科就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肌电图检查能准确鉴别神经卡压与代谢性神经病变。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鼠标减少腕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