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眩症可能由内耳疾病、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
1、内耳疾病:内耳结构异常或炎症可能干扰平衡感知,常见于迷路炎或耳石脱落。患者常伴随耳鸣或听力下降,可通过前庭康复训练改善症状,严重时需耳鼻喉科专科治疗。
2、前庭神经炎:病毒感染前庭神经会导致突发剧烈眩晕,多与感冒病史相关。典型表现为持续数天的旋转感伴恶心呕吐,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必要时使用甲泼尼龙控制炎症。
3、耳石症:碳酸钙结晶脱落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发与头位变动相关的短暂眩晕。诊断依靠Dix-Hallpike试验,通过Epley手法复位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
4、梅尼埃病:内淋巴积水造成反复发作的眩晕,可能与免疫异常或钠代谢紊乱有关。发作期需限盐饮食,长期可服用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环,顽固病例考虑鼓室注射庆大霉素。
5、脑血管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常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除眩晕外可能出现复视或共济失调,需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必要时行血管支架手术。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低于5克,适度进行太极拳等平衡训练。突发严重眩晕伴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慢性眩晕患者建议每季度复查前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