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沟里长疙瘩可能由毛囊炎、皮脂腺囊肿、肛周脓肿、痔疮、尖锐湿疣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
1、毛囊炎:局部毛囊细菌感染导致红肿疼痛,可能与久坐、出汗多、卫生不良有关。每日用温水清洗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避免抓挠。穿透气棉质内裤,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真菌感染。
2、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形成无痛肿块,继发感染时出现红肿。囊肿较小可热敷促进吸收,较大需门诊行囊肿切除术。避免自行挤压,继发感染时需口服头孢克洛抗炎。
3、肛周脓肿:肛窦感染引发皮下化脓,伴随发热、跳痛。可能与腹泻、免疫力低下有关。需急诊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配合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4、痔疮:静脉曲张形成柔软肿物,排便时突出。久坐、便秘为主要诱因。温水坐浴后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血栓性痔需行痔核切除术。
5、尖锐湿疣:HPV感染导致菜花样赘生物,具有传染性。需冷冻治疗或光动力疗法清除疣体,配合干扰素凝胶抑制病毒。伴侣需同步检查,避免无保护性接触。
日常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饮食注意补充南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日进行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进行性增大、破溃渗液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到普外科或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