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需通过低渣饮食、少食多餐、避免产气食物、补充水分、控制纤维摄入等方式调整饮食。该病症通常由腹部手术后粘连、肠道炎症、腹部外伤、先天性异常、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低渣饮食:选择精细加工的主食如白粥、软面条,避免粗粮和带皮果蔬。低渣饮食减少肠道内容物体积,降低机械性梗阻风险。蛋白质来源推荐嫩豆腐、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每日分5-6次进食。
2、少食多餐:将三餐改为6-8次小份量进食,单次食物体积不超过200ml。这种模式减轻肠道负担,避免肠腔压力骤增。可准备婴儿辅食级肉泥、米糊作为加餐,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
3、避免产气食物:禁食豆类、碳酸饮料、洋葱等易发酵食物。肠道产气会加剧腹胀和绞痛症状,牛奶需选择无乳糖配方。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禁用油炸、爆炒等高温烹饪方法。
4、补充水分:每日饮用温水1500-2000ml,分次少量摄入。脱水会加重肠梗阻,可添加少量盐分的米汤或苹果汁维持电解质平衡。出现呕吐时改用冰片含服或棉签润唇替代。
5、控制纤维摄入:急性期暂停所有高纤维食物,缓解期逐步添加煮软的胡萝卜、南瓜。不可溶性纤维如芹菜、竹笋需长期避免,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片每日不超过20克。
患者恢复期需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耐受情况,逐步尝试煮熟的香蕉、去脂鸡汤等过渡性食物。餐后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变换体位。出现持续腹痛、呕吐咖啡样物等急症表现时需立即禁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