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松弛可能由妊娠分娩、年龄增长、慢性腹压增高、盆底手术创伤、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引起。
1、妊娠分娩:胎儿经阴道分娩时盆底肌肉过度拉伸,可能伴随会阴撕裂或耻骨分离。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建议每日3组收缩练习,每组10-15次。避免提重物及久蹲动作。
2、年龄增长:胶原蛋白流失导致肌肉弹性下降,可能与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有关。生物反馈治疗能帮助感知肌肉收缩状态,配合桥式运动可强化臀肌与盆底肌联动。
3、慢性腹压增高:长期便秘、慢性咳嗽增加腹腔压力,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下坠感。改变如厕姿势为蹲位,摄入火龙果、燕麦等膳食纤维,减少咖啡因摄入。
4、盆底手术创伤:前列腺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可能损伤神经血管,术后早期进行电刺激治疗有助于神经修复,避免骑自行车等会阴受压运动。
5、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导致黏膜萎缩,可能与性交痛、反复尿路感染相关。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改善黏膜状态,补充大豆异黄酮及维生素D。
保持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鸡蛋,每周进行游泳或瑜伽等低冲击运动,使用阴道哑铃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