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可通过抑酸治疗、黏膜修复、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方式改善。雷贝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用药疗程通常与溃疡严重程度、并发症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相关。
1、急性期治疗:雷贝拉唑标准疗程为4-8周,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每日晨起空腹服用,80%患者4周内症状缓解。合并出血或穿孔时需延长至8周,并配合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
2、幽门螺杆菌根除:检测阳性者需采用四联疗法,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治疗10-14天。根除成功后无需长期维持抑酸,但需复查呼气试验确认菌体清除。
3、维持期用药:高复发风险患者可半量维持2-3个月,每日20mg雷贝拉唑预防夜间酸突破。合并胃食管反流或卓-艾综合征者需延长至6个月,定期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
4、药物相互作用: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镁水平,避免与氯吡格雷同服影响药效。老年患者超过8周疗程应评估骨质疏松风险,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5、停药指征:完成疗程后无症状复发可逐步减停,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性酸分泌。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确认溃疡愈合,持续上腹痛需排查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或肿瘤可能。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限制咖啡因摄入,采用少食多餐原则。建议配合腹式呼吸训练缓解应激反应,每周3次30分钟快走可改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期可食用猴头菇、山药等黏膜修复食物,定期监测粪便潜血及血红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