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患者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检测、腹腔镜检查、染色体分析等方式明确诊断。该疾病通常由睾丸下降异常、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解剖结构异常、母体激素暴露等原因引起。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阴囊和腹股沟区域确认睾丸位置,隐睾患者单侧或双侧阴囊内无法触及睾丸。对于可触及的睾丸,需评估其大小、质地及活动度。腹股沟型隐睾可能表现为腹股沟区局部隆起。
2、超声检查: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未降睾丸的位置和形态,对腹股沟型隐睾检出率可达90%。检查需关注睾丸血流信号,萎缩睾丸表现为体积缩小伴血流减少。超声还可排除合并的腹股沟疝等并发症。
3、激素检测:通过测定血清睾酮、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评估睾丸功能。低睾酮伴高FSH提示生精小管损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试验可判断睾丸间质细胞储备功能。
4、腹腔镜检查:适用于临床触诊阴性病例,能直接观察腹腔内睾丸位置。发现睾丸后可同时进行睾丸固定术,诊断准确率接近100%。检查需全身麻醉,可能发现睾丸缺如或发育不良等异常。
5、染色体分析:通过外周血核型分析排除克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约15%双侧隐睾患者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这类患者常伴有严重生精障碍。
隐睾患者确诊后需定期监测睾丸发育情况,6月龄前可尝试激素治疗促进睾丸下降。日常避免长时间骑跨运动,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饮食注意补充锌、硒等微量元素,适度进行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青春期后需加强睾丸自检,发现异常增大或硬结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