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外科清创、脐部护理、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细菌感染、脐带残端处理不当、免疫系统不成熟、卫生条件差、脐带脱落延迟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使用碘伏或酒精对脐部进行消毒,每日2-3次,保持脐部干燥清洁。避免使用红药水或紫药水,以免掩盖感染迹象。消毒时需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皮肤。
2、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青霉素。轻度感染可采用口服给药,严重感染需静脉输注抗生素。
3、外科清创:对于形成脓肿或坏死组织的病例,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切开引流或清创术。手术方式包括脓肿切开术、坏死组织切除术,术后需定期换药观察。
4、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暴露通风,避免尿布摩擦刺激。使用透气敷料覆盖,及时更换被污染的敷料。护理时注意手部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5、预防感染:分娩时严格无菌操作,脐带结扎使用无菌器械。日常避免过早给新生儿盆浴,脐带脱落前采用擦浴方式。接触婴儿前需彻底洗手,减少探视人员。
母乳喂养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母亲需保持营养均衡。注意观察脐周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婴儿用品。脐带脱落前后均需持续护理,直至创面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