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压高可能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子痫前期等因素引起,对母婴健康造成多重风险。
高血压导致子宫动脉痉挛,胎盘血流灌注减少。胎儿可能面临生长受限风险,表现为超声监测下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第十百分位。孕妇需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时间,每日监测胎动变化。
血管内皮损伤引发前列腺素分泌异常,子宫敏感性增高。可能出现规律宫缩伴宫颈管缩短,孕34周前需接受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建议避免负重及长时间站立。
全身小动脉痉挛可累及肝脏、肾脏等脏器。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或肌酐进行性上升提示重度子痫前期,需立即住院治疗。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4g以下有助于减轻水肿。
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代偿时,可能出现视物模糊、持续性头痛等先兆症状。硫酸镁静脉输注是预防子痫发作的首选方案,用药期间需监测膝跳反射及尿量。
血管收缩异常影响子宫复旧,第三产程出血量常超过500ml。卡贝缩宫素联合子宫按摩可有效预防,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考虑输血治疗。
孕期血压管理需结合饮食调整与适度运动。每日补充优质蛋白质60-80g,选择三文鱼、鸡胸肉等低脂食材;进行孕妇瑜伽或水中漫步等低强度锻炼,每周3-5次;自测血压早晚各一次并记录波动曲线,出现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及时就医。产后6周需复查血压及尿蛋白,警惕慢性高血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