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亢可能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妊娠剧吐、既往未诊断的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炎或垂体TSH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β受体阻滞剂、抗甲状腺药物、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或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妊娠早期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构相似,可能过度刺激甲状腺受体导致暂时性甲亢。这种生理性甲亢多出现于妊娠8-14周,通常伴随剧烈孕吐,多数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低碘饮食、补充维生素B6缓解症状。
严重妊娠剧吐引起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会激活甲状腺功能,表现为体重骤降、心动过速等甲亢症状。需优先纠正脱水状态,每日分次饮用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进食苏打饼干、米汤等低脂易消化食物,呕吐控制后甲状腺功能多自行恢复。
既往未确诊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能在妊娠期因免疫耐受改变而显现,与TRAb抗体攻击甲状腺受体有关,典型症状包括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首选丙硫氧嘧啶控制甲亢,该药胎盘透过率较低,需配合每月监测游离T4水平调整剂量。
部分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甲状腺组织破坏性炎症,与TPO抗体阳性相关,表现为心悸、手抖等甲亢期症状后转为甲减。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普萘洛尔缓解症状,避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推荐食用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轻炎症。
罕见情况下垂体肿瘤异常分泌TSH导致继发性甲亢,常伴随视野缺损、头痛等占位症状。确诊需进行垂体MRI检查,妊娠期以甲巯咪唑药物控制为主,分娩后考虑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或伽玛刀治疗。
妊娠期甲亢管理需兼顾母婴安全,建议每周摄入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不超过200克,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动过速。孕20周后仍持续甲亢需筛查胎儿甲状腺肿,哺乳期用药应选择丙硫氧嘧啶并监测婴儿甲状腺功能,产后6周需复查甲状腺抗体以评估疾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