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破裂可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超声检查、羊水结晶试验、羊水指数测定、胎心监护等方式诊断。胎膜破裂通常由感染、胎位异常、子宫过度扩张、宫颈机能不全、外伤等因素引起。
阴道分泌物pH试纸检测是初步筛查手段,胎膜破裂后羊水呈碱性,可使试纸变蓝。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羊齿状结晶,该方法操作简便但存在假阳性可能。
通过测量羊水指数判断羊水量,指数≤5cm提示可疑破裂。超声能同时观察胎儿状态、胎盘位置及宫颈长度,对高位破膜诊断价值有限。
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涂片干燥后镜检,羊水中电解质形成的蕨类植物状结晶为阳性标志。该方法特异性达95%,但破膜时间超过12小时可能转阴。
检测阴道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或胎盘α微球蛋白,这两种物质仅存在于羊水,浓度>5μg/L可确诊。该方法不受精液、血液干扰,准确率超过90%。
5、胎心监护:
持续电子胎监可发现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提示脐带受压风险。破膜后每2小时监测胎心变化,配合宫缩压力监测评估胎儿窘迫程度。
确诊后需绝对卧床并抬高臀部,每日监测体温和血常规预防感染。建议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C增强胎膜韧性。避免剧烈咳嗽或便秘增加腹压,如出现规律宫缩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未足月破膜可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进行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