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多梦易醒可能由心理压力、作息紊乱、咖啡因摄入、焦虑抑郁、睡眠呼吸暂停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治疗。
短期工作压力或家庭矛盾可能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片段化。建议通过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情绪,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生物钟失调会减少褪黑素分泌,表现为早醒或睡眠浅。固定起床时间、白天接触自然光30分钟可调节昼夜节律,午睡控制在20分钟内。
咖啡、浓茶中的咖啡因半衰期达5小时,可能延长睡眠潜伏期。下午3点后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替换为甘菊茶或温牛奶。
可能与5-羟色胺系统功能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噩梦频发、凌晨惊醒。帕罗西汀、米氮平、曲唑酮等药物需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使用,配合每周3次有氧运动。
上气道塌陷导致血氧饱和度波动,引发频繁觉醒。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症状,肥胖患者需减重10%以上,侧卧睡姿减少舌根后坠。
每日摄入200mg色氨酸如香蕉、南瓜籽促进血清素合成,晚餐选择小米粥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太极拳、瑜伽等舒缓运动能降低皮质醇水平,卧室环境保持温度18-22℃、湿度50%-60%。持续两周睡眠障碍建议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