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早期可通过B超检查发现异常,诊断需结合阴道超声、宫腔镜及病理活检。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血流信号异常等B超表现可能提示病变。
1、B超筛查:
经阴道超声是筛查子宫内膜癌的一线手段,可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绝经后女性内膜厚度超过4-5mm需警惕,未绝经者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需动态观察。B超能清晰显示内膜与肌层分界,早期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增厚或回声增强。
2、影像特征:
典型B超表现包括内膜不规则增厚>10mm、宫腔积液、不均质回声团块。彩色多普勒可见丰富血流信号,阻力指数降低。但单纯B超无法区分良性增生与恶性病变,需结合其他检查。
3、联合诊断:
当B超发现异常时,需进行宫腔镜下定位活检。宫腔镜能直观观察病灶形态,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MRI检查对肌层浸润深度评估更准确,常用于术前分期。
4、高危人群:
肥胖、糖尿病、长期雌激素暴露者为高危人群,建议每年阴道超声筛查。林奇综合征患者应从35岁起每年检查,异常子宫出血者需及时就诊。
5、技术局限:
B超对微小病灶<5mm检出率有限,早期癌变可能无典型表现。操作者经验影响结果判断,超声造影等新技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控制动物脂肪比例。规律运动维持健康体重,避免雌激素类药物滥用。绝经后阴道出血应立即就医,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手术或放疗,术后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