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震荡可通过观察症状、避免咬硬物、冷敷处理、定期复查、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牙震荡通常由外力撞击、跌倒磕碰、运动损伤、牙齿结构异常、龋齿脆弱等原因引起。
1、观察症状:
牙震荡后需持续观察72小时,注意牙齿颜色是否变灰暗、牙龈有无肿胀出血。若出现牙齿松动度增加或自发疼痛,提示可能存在牙髓损伤,需记录症状变化频率。
2、避免咬硬物:
受伤后2周内禁止啃咬苹果、坚果等坚硬食物,建议选择粥类、蒸蛋等软质饮食。使用对侧牙齿咀嚼可减少患牙受力,避免二次损伤。
3、冷敷处理:
外伤后48小时内每间隔2小时冰敷患侧面部15分钟,低温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单次冷敷不超过20分钟。
4、定期复查:
即使无症状也需在1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牙科检查,通过叩诊测试和X光片监测牙髓活力。部分牙髓坏死可能在数月后才出现明显症状。
5、及时就医:
当牙齿完全脱位时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浸泡牙根,30分钟内就诊可提高再植成功率。伴有颌骨骨折或持续出血时需急诊处理。
护理期间建议每日用儿童含氟牙膏轻柔刷牙两次,避免碳酸饮料等高糖饮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牙龈修复,选择游泳等非对抗性运动替代剧烈活动。家长需定期检查儿童牙齿咬合状态,发现异常及时联系牙医进行咬合调整或牙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