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流产、早产、死胎或先天性梅毒等危害。
1、胎儿感染:
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梅毒。感染胎儿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贫血、骨软骨炎等异常表现。孕期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传播风险。
2、妊娠丢失:
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发生自然流产风险增加2-3倍,可能与螺旋体直接损伤胎盘有关。妊娠中晚期可能出现胎死宫内,尤其见于二期梅毒活动期患者。
3、早产风险:
梅毒感染孕妇早产发生率可达30%,显著高于普通孕妇。胎盘炎症反应导致前列腺素释放增加,可能诱发子宫收缩。早产儿易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
4、先天畸形:
先天性梅毒患儿可能出现哈钦森三联征锯齿状门齿、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晚期先天性梅毒可表现为鞍鼻、军刀胫等特征性骨骼畸形。
5、新生儿死亡:
重症先天性梅毒患儿可能出现全身水肿、重度贫血,围产期死亡率高达40%。即使存活,未经治疗的患儿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妊娠期发现梅毒应立即开始青霉素治疗,定期监测非螺旋体抗体滴度。建议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饮食如鱼肉、鸡蛋,适度进行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孕期需严格避免性接触传播。所有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者需同时检查HIV和乙肝等合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