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凉拉肚子可通过腹部保暖、补充水分、调整饮食、服用止泻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受凉拉肚子通常由肠道蠕动加快、消化功能减弱、肠道菌群失衡、病毒细菌感染、慢性肠炎等原因引起。
1、腹部保暖:
受凉后肠道血管收缩导致蠕动加快,可用热水袋热敷肚脐周围,温度保持在40℃左右避免烫伤。穿高腰裤或使用腹带减少冷空气刺激,睡眠时注意盖好腹部。
2、补充水分:
腹泻会造成电解质流失,每2小时饮用200ml补液盐或淡盐水。自制糖盐水可按照500ml水+1.75g盐+10g白糖配制,椰子水含丰富钾元素也可替代。
3、调整饮食:
急性期选择低渣流食如米汤、藕粉,过渡期食用苹果泥、蒸山药等富含果胶食物。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品,香蕉、白粥、馒头有助于形成成形大便。
4、药物干预: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制剂调节菌群平衡,洛哌丁胺抑制肠道蠕动。伴随发热或脓血便时可能存在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
5、病因排查:
持续3天未缓解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样便、肠鸣音亢进等症状。需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检测排除器质性疾病。
恢复期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促进肠蠕动,适量补充含锌食物如牡蛎加速肠黏膜修复。长期受凉腹泻人群可艾灸神阙穴增强体质,冬季外出前饮用姜枣茶预防发作。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需立即急诊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