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患者日常需注意抗结核治疗管理、饮食营养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症状监测及定期复查。
1、规范用药:
坚持按医嘱服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避免漏服或擅自停药。治疗周期通常需6-9个月,耐药性结核需延长至12个月以上。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观察是否出现皮肤黄染、食欲减退等药物副作用。
2、高蛋白饮食:
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豆制品,补充机体消耗。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果蔬如柑橘、猕猴桃,促进组织修复。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减少肾脏代谢负担。
3、饮水管理:
保持每日尿量2000ml以上,多饮白开水或淡绿茶促进结核杆菌排出。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及酒精,防止血糖波动影响药物疗效。夜间排尿后适量补水,维持尿液稀释状态。
4、症状观察:
记录排尿频率、尿色及腰背部疼痛变化,出现血尿、尿急尿痛需及时就医。监测体温波动,午后低热持续超过37.5℃可能提示病情进展。定期留取晨尿做结核菌培养复查。
5、隔离防护:
咳嗽时用肘部遮挡,痰液需经消毒处理。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寝具定期阳光暴晒。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降低传播风险。
肾结核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结构,每周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每3个月复查尿常规、肾脏B超及胸片,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出现体重骤降、持续腰痛或血尿加重时需立即就诊,警惕肾积水或膀胱挛缩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