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芬酸钠滴眼液不属于激素类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眼科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角膜炎等非感染性炎症,需与激素类滴眼液严格区分。
1、药物分类:
溴芬酸钠属于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与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其通过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COX-2,减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缓解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2、作用特点:
相比激素类药物,溴芬酸钠不会引起眼压升高、白内障等糖皮质激素典型副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其抗炎效果弱于激素,但安全性更高,适合短期控制术后炎症或慢性炎症的维持治疗。
3、适应症差异:
激素类滴眼液适用于过敏性结膜炎、葡萄膜炎等免疫相关炎症,而溴芬酸钠主要用于机械性刺激、术后创伤等非特异性炎症。两者联用时需遵医嘱,避免擅自调整用药方案。
4、使用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建议连续用药不超过2周。佩戴隐形眼镜者需摘镜后用药,用药后至少间隔15分钟再戴镜。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评估风险。
5、代表药物对比:
激素类滴眼液包括氟米龙、泼尼松龙等,非甾体类除溴芬酸钠外还有普拉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药物更适用于有激素禁忌症的患者,如青光眼、糖尿病患者。
使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眼部修复。出现视力模糊或持续灼烧感应及时停药就医,定期监测角膜状况。日常可配合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