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可通过保持清洁干燥、选择透气衣物、避免刺激物质、调节阴道菌群、定期妇科检查等方式预防。
1、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轻轻拍干,避免用力擦拭。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月经期间及时更换卫生巾,减少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2、衣物选择:
穿着纯棉内裤,避免化纤材质导致局部闷热。选择宽松透气的裤子,减少外阴摩擦。新内衣需清洗后再穿,避免化学残留刺激。运动后及时更换潮湿衣物,保持外阴干爽。
3、避免刺激:
禁用含有香精的卫生护垫或私处洗液。游泳后立即冲洗去除泳池消毒剂。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避免使用油性润滑剂。如出现过敏反应需停用避孕套或药物。
4、菌群调节:
适量摄入含益生菌的酸奶或补充剂,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减少念珠菌感染风险。出现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
5、定期检查:
每年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筛查滴虫、霉菌等感染。绝经后女性可咨询医生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干燥。发现外阴白斑、溃疡等病变需及时活检排除恶变。
预防外阴瘙痒需建立长期健康习惯,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B的糙米、鸡蛋等食物,避免过量摄入甜食。出现持续瘙痒伴灼痛、红肿等症状超过3天,或分泌物呈豆腐渣样、泡沫状时需立即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激素药膏加重病情。旅行时注意携带个人清洁用品,避免公共浴池交叉感染。